——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孙宪忠爷爷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叫民法典,一部集聪明才智与公平正义于一身的“宝典”。什么?你们认识我,还知道我的生日?没错,我出生于5月28日。那天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就这样“诞生”啦!从 2021年1月1日起,我将正式施行。许多小伙伴听到我的名字,脑子里都冒出了“小问号”。为了帮你们找到答案,全国两 会期间,小灵通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孙宪忠爷爷,快来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叫“法典”? 大人开两会,我们小孩儿也关心!今年全国两会出现了一个“热词”——民法典。我很想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法典”和“法”有区别吗?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东城实验小学六(5)中队 李浩然
你真是个细心的小伙伴。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 律。“法典”和“法”的命名,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区别可不小——
孙宪忠爷爷说:“能够被命名为‘法典’的法律,不仅要在国家法律体系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还要有体系庞大、法律制度规模大、法律条文众多等明显特征。我国民法典共7编、84章、1260 条,总计10万多字。这个体量‘非同小可’,远远超过了我国其他法律。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老百姓邻里纠纷、基因编辑、个人信息保护等,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命名为‘法典’,也凸显了它的重要性。”
我是社会生活“大百科” 我在《新闻联播》中看到,民法典被誉为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是为什么呢? 广东汕头市澄海崇德小学501中队 杜悦欢
喜欢看新闻的你,是不是看到过“高空抛物 致人受伤”的消息?是不是听到过“帮助别人反被‘讹’”的故事?是不是还见过“因个人信息泄露遭电信诈骗”的新闻……这些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难事”,包罗万象的我可都做了规定呢——孙宪忠爷爷说:“民法典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针对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损害的事件,民法典不仅规定了抛物者的侵权责任,还规定了物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担负的安全保障义务和有关机关的调查职责,守护了我们‘头顶上的安全’;人们常遇到好心帮忙反被告的事件,民法典也明确了因自愿实 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让见义勇为者不再有‘后顾之忧’……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保护,民法典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守护我们,好比一本‘大百科’。”
为你撑起“保护伞” 如果我不小心用妈妈的手机发了好多红包给别人,这些钱能不能要回来?在民法典中,有专门给我们未成年人制定的保护条例吗? 浙江温岭市横湖小学 一(3)中队 张子辰
当然有!不仅有,我还对不同年龄的小伙伴做了“分级保护”呢,这就像你们上学时,会根据年龄被分到不同的年级——“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能合法享有我国公民权利的人,民法典中的条款自然也都与你有关。”孙宪忠爷爷说,“当然,民法典中还有许多专门为孩子们制定的条款。比如一个8周 岁以下的小朋友,可能还意识不到一些财 产的重要性,把一块很名贵 的怀表或一件珍贵的文物,随手送给了来家里玩的其他小朋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成年人,送给别人的东西就生效了,一般不能要回来,但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可以依法要求对方返还这部分财产,包括你说的‘不小心用妈妈手机发了一堆红包’。而对于8周岁以上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未成年人,如果有类似的行为,也可以根据不同状况来追回。除了这些,民法典中还有关于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继承权等相关规定,为孩子们撑起了一把把‘保护伞’!”
本报记者 金丽莉
(本版责编 吴燕)
|